第(2/3)页 趁这工夫,何雨柱走到秦淮茹面前,低声说:"秦师傅,现在回头还来得及。" 秦淮茹浑身一颤,哭得更凶了。 王主任和张所长很快来了。听了双方陈述,王主任先开口:"秦淮茹,你说何雨柱克扣工资,有证据吗?" "我...我有工资条..."秦淮茹哆哆嗦嗦地掏出一张纸条。 王主任接过一看,皱起眉头:"这工资条是新的,墨迹都没干透。" 人群哗然。许大茂赶紧打圆场:"可能是汗水浸的..." 张所长说话了:"秦淮茹,你说何雨柱对你动手动脚,什么时候的事?" "就...就上个月..." "在哪儿?" "在后厨..." "当时还有谁在场?" "就...就我们俩..." 张所长转向何雨柱:"何师傅,你怎么说?" 何雨柱不慌不忙:"张所长,我们后厨有窗户,临街的。那天马华一直在前厅,可以作证。而且..."他顿了顿,"秦淮茹说的那天,我去工商联开会了,有会议记录。" 许大茂脸色煞白,秦淮茹瘫坐在地上。 事情水落石出,许大茂被张所长带走训诫,秦淮茹羞愧难当,当晚就收拾东西回了娘家。 何雨柱以为这事过去了,没想到更大的阴谋还在后面。 一周后,区里突然下发通知:为整顿市容,临街商铺一律拆除违建。焦香居的雨搭和后院厨房都在拆除范围。 "这是要断我的根啊!"何雨柱拿着通知,手直发抖。 马华急得团团转:"哥!雨搭拆了,客人下雨天怎么吃饭?后院厨房拆了,咱们在哪儿做饭?" 更狠的是,通知要求三天内自行拆除,否则强制执行。 何雨柱知道,这又是许大茂表叔的手笔。他先去街道找王主任,王主任摇头叹气:"这次是区里直接下的文,我说话不管用啊。" 他又去工商联,刘秘书长也爱莫能助:"新局长刚上任,正要立威呢。" 走投无路之下,何雨柱想起一个人——上次采访他的记者。他连夜赶到报社,记者很同情他:"何师傅,这事我可以报道,但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。" 回到店里,何雨柱看着熟悉的灶台,心里涌起一股悲凉。难道真要关门? 深夜,他独自在后院坐了很久。突然,他想起南方考察时见过的"开放式厨房"。既然后院厨房保不住,何雨柱把心一横——不如顺势而为! 第二天,他找来施工队,不是拆厨房,而是改造。把临街的墙打通,装上大玻璃窗,灶台直接对着街道。雨搭拆了,他就搭个葡萄架,既美观又通风。 "哥!你这是..."马华看不懂了。 "他们不是要整顿市容吗?"何雨柱指着改造中的店面,"咱们就给市容添道风景!" 三天后,区里来检查的人傻眼了。焦香居不仅没有违建,还成了"透明厨房示范点"。路过的人都能看见何雨柱炒菜,卫生条件一目了然。 记者闻讯赶来,做了篇报道:《个体户巧应变,透明厨房成亮点》。新局长看后,不但没再刁难,反而把焦香居列为"改革创新典型"。 许大茂气得病了一场。病好后,他使出了最毒的一招。 这天,何雨柱接到南苑公社的电话。王书记声音发颤:"何师傅...我们的猪...全病了..." 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:"什么病?" "说是...说是瘟病..."王书记带着哭腔,"防疫站的人说是从你们店传染的..." 何雨柱眼前一黑。他知道,这是要把他往死里整。肉源断绝不说,还要背黑锅。 "王书记,"他强作镇定,"我马上去看看。" 赶到南苑公社,只见猪圈一片狼藉,死猪横七竖八地躺着。防疫站的人正在消毒,看见何雨柱,领头的冷笑:"何老板,你的生意做得够大啊,都把瘟病做出郊区了!"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