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回 问月阵前解香毒 南平关白氏坠-《唐室演义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话说两军约定,阵前视唐将,方可议事。

    二日正阳率兵复至,有上官问月在右,诸将在左,待沈温秀带唐将来。

    沈氏父子,领一股人马,抬徐美祖,张桓楚,赵鹏三将而至,沈玉提枪守之。

    沈温秀上前躬身行礼,曰:“元帅,三位将军皆在此,先行盟约,兵将方可还之。”

    正阳曰:“观吾将,无性命之忧,后议也。”

    沈温秀以为然,命左右抬赵鹏之两阵之中。

    有程虎护上官问月上前探视,上官问月见唐将中毒昏迷,无别伤。

    谓正阳曰:“元帅可夺将也。”

    方言毕,噔一声,弓弦声响,白光一闪至,箭至眼前,沈玉反应未及,箭自沈玉咽喉穿透而过,沈玉滚翻落马,中箭而亡,此乃正阳所射。

    沈温秀肝胆具裂,拨马便逃,正阳左侧,楚云催马上前,紧追其后。

    上官问月取出白色小瓶,使徐美祖、张桓楚、赵鹏三将个服一粒解要,以泉水饮之。

    正阳下马探之,顷刻三将如梦初醒,跃身而起,正阳见三人无恙,大喜曰:“诸贤弟无碍,吾心安之。”

    三将俯首请罪,徐美祖曰:“徐美祖所学不足,使兵将陷刀剑之下,其罪挡诛,元帅速斩徐美祖,以明军法也。”

    正阳上前扶之,曰:“胜负乃沙场常事,无罪矣。贤弟莫以一时之失,而自折其志,失一南平关有何损,得之有何益。众兄弟无事,乃我所愿也。”

    三将复谢,正阳救命之恩。

    正阳笑曰:“四弟,六弟,救子等乃公主也,速谢公主。”

    徐美祖、张桓楚、赵鹏上前拜谢。

    上官问月曰:“我等均为国事效力,军师,二位将军不必言谢,问月不过举手之劳也。”

    遂正阳复上马,率兵往南平关来。

    沈温秀加鞭死命前逃,楚云紧追其后,二人相距不过十丈。

    楚云见沈温秀以至南平关北门不足半里之遥,取弓箭射之,箭飞射而至,人未射中。

    钉入战马前腿,战马失蹄,连人带马滚倒在地,不起也。

    沈温秀摔落马鞍左侧,方滚爬起身,楚云已至身前,迅速刺出一枪,枪白光一闪而至,沈温秀不善武艺,不知避让,长枪自沈温秀前胸,穿透而出,楚云抽回长枪,沈温秀一声呻吟,倒地而死。

    楚云率兵入城,士卒应声而降。

    白氏立城墙,亲眼见沈温秀,使唐将刺杀于北门外。

    便自尽,自城墙上,头朝下,跌落而下,侍女阻拦未及,白氏跌城下,坠地而死。

    正是:

    秋冷夜霜山花残,城楼孤影月悲声。

    朝云暮日闻啼鸟,北望江水风雨寒。

    正阳入关,安抚百姓,入总兵府,重赏兵将,大军重赏三日。

    使原南平关副将徐兰,为南平关总兵守之。大军凯旋回长安。

    却说薛红叶一时心慌,出金陵北门,官道奔走半日,方止马后观之,去金陵甚远也,薛红叶跃下鞍马,偎依栾木,静思前因后果,落金钱卜卦,大惊曰:日后伐东辽,夫君有危,须有法宝护身,方可度劫,吾速上龙凤山炼凤凰玉,若迟,不及事也。

    遂薛红叶,复上马西北而行,入龙凤山,念经炼玉待之。

    诗曰:

    云缝窥探青天意,行踪揣摩来往事。

    阴阳八卦精推算,昆仑法术玄又妙。

    春风入园梦中醒,牡丹娇艳落玉珠。

    花粉满香招蜜蜂,蝴蝶翩飞美人笑。

    南征大军一日,离长安近之,衔书片片,捷报连连,飞入长安城。

    唐王大喜率众文武至城门迎之,正阳显身军前。

    唐王曰:“元帅辛苦,凯旋回朝,此乃元帅之功,朕之辛,大唐之福也。”

    正阳曰:“劳大王亲迎也,平南皆诸将士之力,非正阳之功也。”

    遂并马入长安。唐王传旨,招潼关诸将归长安。广禄寺宴请诸将。

    正阳退铠甲,换便服,至兴庆宫见王氏。

    王氏早以依门悬望,正阳跪拜见之。曰:“不孝子,累母亲忧心也。”

    王氏曰:“吾儿平安而归,王氏心悬何碍也。”

    王氏扶起,携手入宫。王氏细观正阳上下,曰:“吾闻,正儿重伤之,伤愈乎?正儿代母挂帅,征战沙场,乃受王氏所累也。”

    正阳笑曰:“小伤,痊愈也。母亲勿忧,孩儿为天下百姓谋之,非母亲之过。

    况且,儿女为父母分忧,人之常礼。父母之恩如江海,岂能尺量,正阳所作,未报万一也,此乃孩儿应尽之责矣。”

    如此未言几句,上官问月亦至兴庆宫来见王氏,王氏传入。

    上官问月拜曰:“上官问月,拜见太后,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

    王氏大喜曰:“月儿,速起,不必举礼,来坐吾身侧。”

    王氏牵上官问月之手,曰:“吾无日不思汝安危,今平安归来,天之赐福王氏也。月儿,漂泊数月,至何处而归也?”
    第(1/3)页